CBA季后賽四強大戰(zhàn)首場比賽廣廈隊主場109比90拿下一場大勝,而這場比賽主隊本土核心孫銘徽和胡金秋出場時間都不超過23分鐘,提前打卡下班。這場比賽是一邊倒結束。從這場比賽來看過程和結果來看,三連冠的遼寧隊已然被淘汰。
雖然廣廈隊跟青島隊鏖戰(zhàn)5場驚險晉級四強,但是這并不影響球隊常規(guī)賽排名第一的含金量。雖然遼寧隊八強大戰(zhàn)3比0兵不血刃對手晉級四強,但是這也并不影響他們在四強戰(zhàn)中被對手完虐。
常規(guī)賽廣廈隊面對遼寧隊已經兩戰(zhàn)全勝,而且兩場比賽都是十分以上的大勝。很多人都說按照以往的經歷,常規(guī)賽不代表什么,季后賽的遼寧隊和廣東隊都是頂級的。不過這個經驗在本賽季已經不成立。為什么呢?
有三個原因,第一本賽季常規(guī)賽四強就是季后賽四強,從側面體現(xiàn)了常規(guī)賽的含金量,第5-12名的球隊全部慘遭淘汰;第二,季后賽當中廣東隊并沒有展現(xiàn)出絕對的統(tǒng)治力,勉強戰(zhàn)勝上海隊,0比3完敗給常規(guī)賽的苦主山西隊;第三,核心原因是本賽季采用4節(jié)7人次的外援策略,外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成為比賽走向的重要參考指標。以往本土球員改變比賽走向的情況越來越難以發(fā)生。
在這場比賽中,趙繼偉被死掐,出場26分鐘4中1只得到2分5助攻5犯規(guī),正負值是最低的-22,個人首次得分還是在末節(jié)。球隊另一核心張鎮(zhèn)麟替補出場25分鐘,10中3其中三分球5中0只得到7分4助攻,完全沒有發(fā)揮出應該有的作用。兩大核心球員合計只得到9分不及只打了19分鐘就腳踝扭傷下場休息的孫銘徽,他本場得到13分3助攻。
其實并不是說趙繼偉能力不及孫銘徽,而是球隊針對性的防守讓趙繼偉無計可施,在廣廈隊掐斷對手核心控衛(wèi)之后,比賽也變得簡單。
值得一提的是本場采用的外籍裁判也起到了關鍵作用,讓遼寧隊本土球員有力無處使。公平正義的判罰,讓兩隊都沒有用挑戰(zhàn),韓德君本場也被判罰得服服帖帖,沒有絲毫反抗的表現(xiàn)。本場韓德君出場7分鐘得到2分2籃板2助攻3犯規(guī),全隊首發(fā)五人更是領到16次犯規(guī)之多。相比廣廈隊首發(fā)一共只有4次犯規(guī),僅為對手的四分之一。如果是以往,楊鳴總能利用裁判獲得一定的優(yōu)勢,但是今天的比賽,楊鳴個人對判罰的反應過于激烈領到技術犯規(guī),鄢手騏也因為過激動作領到違體犯規(guī),這些都已經證明遼寧隊用以往的犯規(guī)策略已經無法獲得裁判的寬容。
當然,也可以理解為廣廈隊占到了主場裁判的便宜,但是外籍主裁似乎并沒有偏袒哪一隊,兩隊犯規(guī)只相差7次,只不過這樣的判罰讓客隊很難受,打不出以往的風采,他們以往能夠利用判罰得分的優(yōu)勢蕩然無存。如果接下來再使用這樣的國際裁判,肯定對球隊是不利的。
綽號“罰格”的弗格本場也只有6次罰球機會,而廣廈隊奈特的8次罰球都比他要高。裁判鼓勵對抗,但是對手部動作要求比較嚴格。
廣廈隊已經多年在季后賽面對遼寧隊吃下敗仗,積累了很多經驗教訓,王博不再是待宰的羔羊。球隊如今終于占據(jù)主動,無論是球隊硬實力,人員配置,還是裁判判罰,以及外援優(yōu)勢,都占據(jù)一定優(yōu)勢。遼寧隊想要打翻身仗恐怕難如登天。廣廈隊晉級決賽已然板上釘釘。